摘山初制小龙团。
色和香味全。
碾声初断夜将阑。
烹时鹤避烟。
消滞思,解尘烦。
金瓯雪浪翻。
只愁啜罢水流天。
余清搅夜眠。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阮郎归(茶词)》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摘山初制小龙团。
色和香味全。
碾声初断夜将阑。
烹时鹤避烟。
消滞思,解尘烦。
金瓯雪浪翻。
只愁啜罢水流天。
余清搅夜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写的一首茶词,描述了制作茶叶和品茶的情景,以及茶对人的身心的舒缓和陶冶。
诗的开篇,黄庭坚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采摘茶叶的场景,茶叶是以小龙团的形式初次制成。小龙团是一种制茶的形式,它表示茶叶刚刚采摘、初步制作完成,具有鲜明的色彩和香味。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磨茶的场景,碾茶的声音在深夜初断,意味着夜晚已经过去,天将破晓。烹茶时,烟雾袅袅,鹤因为烟雾而避开。这里的烟雾和鹤的形象,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也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崇敬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黄庭坚通过描述品茶的过程,表达了喝茶时对烦忧和消极思绪的排解。茶汤如金瓯般清澈,泡沫如雪浪翻滚。诗人抱怨只是担心喝完茶后水流天去,也就是茶的美好一刻转瞬即逝。最后,诗人以余清搅夜眠来结束诗篇,表达了喝茶之后清爽、安宁的睡眠状态。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茶的制作和品味的过程,描绘了茶的美妙和对人心灵的滋养。通过对茶的细腻描绘,诗人抒发了对生活的烦恼和困扰的消解和净化的愿望,强调了茶对人心境的调适和舒缓作用。这首诗词以朴实自然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宁静、雅致的意境。
伐性无蛾眉,腐肠无旨酒,斋居亦得疾,果无第一手。才不如嵇康,疏嬾则过之;虽有绝交书,不作幽愤诗。
急隐归来趣转深,静中不放一尘侵。日长宴坐风敲竹,夜久澄心月满林。诗句每从佳境得,酒杯长为故人斟。时危莫用计然策,身在五湖空铸金。
业重多思算。岂悟爻和象。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忿怒常思难。性烛须教灿。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松上垂青蔓,蒲根泻碧反。高僧来不见,却返五峰前。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此时闲坐寂无语,药树影中唯两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