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
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
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
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创作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行心乞得见秋风,
双履难留去住踪。
红叶正多离社客,
白云无限向嵩峰。
囊中自欠诗千首,
身外谁知事几重。
此别不能为后约,
年华相似逼衰容。
中文译文:
心中期盼着享受秋风的拂拭,
却难以留下脚印。
红叶飘落,社会繁忙,离别的客人很多,
白云朵朵,向着嵩山峰峦拓展无限。
背篓里却缺少了千首诗,
除了自己,又有谁能了解其中几多辛酸?
这次的离别不能再给个约定,
光阴如梭,岁月使容颜感到衰老。
诗意和赏析:
《东林寄别修睦上人》是一首离别诗。诗中通过描绘秋风、红叶、白云和嵩山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别的情感。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自己的年华逼近衰老,同时也表达了对诗创作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的“行心乞得见秋风”一句,表达了诗人以心愿期盼,渴望能够享受秋风的真实感受。然而,“双履难留去住踪”,却暗示着人们在时光中无法留下痕迹。
红叶和离别的客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叶的飘落象征着岁月不饶人,而社会的繁忙则拉开了友人离别的序幕。
白云飘荡向嵩山峰峦之上,形成了无限的美丽景象。白云的自由自在描绘了诗人的希望和憧憬。
诗中的“囊中自欠诗千首”一句,表明诗人渴望创作更多的诗篇,但此刻却无法满足自己的渴望。
“身外谁知事几重”,诗人深感自己的努力和辛酸并不为外人所知,他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事物,而不了解其中的内涵。
最后两句“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表达出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诗人明白再怎么约定,终究是无法避免分离,而年华的逼近也使得诗人的容颜感到衰老。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离别之时的忧伤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描绘生活中的景物,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同时对读者提出了关于时光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振衣云岫一襟风,送目霜天恨里鸿。好赋远游挥八极,知公胸次小区中。
物重齎轻岂易持,何时登顿损瑰奇。曾为什袭缇巾宝,一见寒姿不忍遗。
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百年忽已半,去日如过烧。平生功名心,上马无燕赵。尔来阅世故,万事惊错料。岂无旧朋俦,联翩半廊庙。谁能伴此老,泝峡听猿叫。锦城得数公,意气如再少。偷闲访野寺,系马追一笑。新糟厌玉狸,畏酒亦复釂。古殿鼪鼯豪,坏壁冠佩肖。摩挲宋公诗,句法
中宵游帝所,广殿缀仙官。天逼星辰大,霜清剑佩寒。赋诗题碧简,侍宴跨青鸾。惆怅尘缘重,梦残更未残。
安得都护胡青骢,与君并辔摇玲珑。南溪今日冻初解,好看游鱼翻鬣红。
客艑高樯冒楚霏,月岩丛桂老春枝。一杯来应伊蒲供,八法归刊斗薮碑。鰌岸风生凉汐满,蜃天霞破暝楼危。学该内外皆圆法,却要声闻是总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