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弟》

一炉薪尽室空然,万象何妨在眼前。
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
山门影落秋风树,水国光凝夕照天。
借问荀家兄弟内,八龙头角让谁先。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弟(原文)

一炉薪尽室空然,
万象何妨在眼前。
时有兴来还觅句,
已无心去即安禅。
山门影落秋风树,
水国光凝夕照天。
借问荀家兄弟内,
八龙头角让谁先。

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弟(中文译文)

炉火已熄,屋舍空荡,一薪木已燃尽。但是,万物世界依然展现在眼前,丝毫不受影响。每当有兴致来临时,还是会寻觅诗句;然而,已经没有了写作的心思,只想静心修行。

山门的影子,在秋风中映在树上,天边的夕阳也照亮了水国(指西方的人间)。诗人借问荀家的兄弟们,八龙头角(指诗品较高的才子)谁先让谁?

《山中寄凝密大师兄弟》诗意与赏析

此诗作者齐己是唐代名剑客。他曾隐居于荆州鸿隆寺(今湖北省鸿山鸿隆寺),与凝密大师及荀家兄弟结交,成为好友。

这首诗以山寺独自静修为背景,通过寥寥数语,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静默和平和,在纷繁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的前两句“一炉薪尽室空然,万象何妨在眼前”。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熄灭了火炉,屋子变得空荡,但是他在山中静修时,依然能够看到万物的美好,他的心境淡泊而超然。

诗的后两句“时有兴来还觅句,已无心去即安禅”。诗人表示,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之余,他也时常会产生创作的兴致,寻找灵感来写作。然而,时间久了,他已经不再在意自己的创作,只想安心静默,安坐禅修。

接下来的两句“山门影落秋风树,水国光凝夕照天”,诗人写道山门的影子在秋风中投射在树上,夕阳映照在水国的天空,展示了一幅宁静而沉静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两句“借问荀家兄弟内,八龙头角让谁先”,诗人向荀家内的兄弟提问,谁的才华更突出,谁的文采更出众。通过这种委婉的方式,诗人在传递自己对文学的向往和景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山寺中静心修行的画面。通过描写大自然和自身的内心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平和、淡泊的生活态度,展示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同时,诗人借问八龙头角的比喻,流露出对文学才华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子的文学抱负和追求。

  • 《山居》

    但住沟西第五村,香粳酿熟少开门。家僮只自为樵牧,径竹凭他长子孙。雨过晓山泉噪涧,花生春菜蝶穿园。抱琴客到棠梨下,卯酒犹醺藉柳根。

  • 《王夫人挽词》

    吁嗟兰德已云翩,空见佳城在九原。无禄久虚南涧藻,有姑谁慰北堂萱。苦荼独御安天命,曒日同归信誓言。诸子欲知遗恨事,陇头长听水潺湲。

  • 《木犀》

    叶叶寒清粟粟黄,何年月斧落吴刚。秋风误到人间世,幽壑难藏天上香。渺立尘氛群玉府,独餐沆瀣碧云乡。生来不并凡红紫,合在蟾蜍蚬滴旁。

  • 《咏徐正字画青蝇》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顾白曾无变,听鸡不复疑。讵劳才子赏,为入国人诗。

  • 《杜架阁》

    仗节辞王室,悠悠万里辕。诸君皆雨别,一士独星言。啼鸟乱人意,落花销客魂。东坡爱巢谷,颇恨晚登门。

  • 《题许山人居》

    葺茅栖碧岩,梯路上云危。树影池摇曲,泉声石碍迟。鸟术丸罢药,猿拾著残棋。见说仙家伴,时来觅紫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