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谷山长老》

游遍名山祖遍寻,却来尘世浑光阴。
肯将的的吾师意,拟付茫茫弟子心。
岂有虚空遮道眼,不妨文字问知音。
沧浪万顷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寄谷山长老》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游历了许多名山,寻找了许多祖师的足迹,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尘世俗世。诗人愿意将他师父的意愿传达给天涯漂泊的弟子们。诗人认为文字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通,即使身处异乡,也可以通过文字交流。诗人把浩渺的大海和深邃的夜空作比,展现了宇宙和人类微小的对比。

中文译文:
游遍名山祖遍寻,
却来尘世浑光阴。
肯将的的吾师意,
拟付茫茫弟子心。
岂有虚空遮道眼,
不妨文字问知音。
沧浪万顷三更月,
天上何如水底深。

诗意和赏析:
《寄谷山长老》是一首表达诗人心灵苦闷与对传道授业的热诚之作。诗人游历了许多名山,寻找了许多祖师的足迹,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尘世俗世,加入了纷杂浮躁的人间。诗人意识到了自己身份的渺小,他思考师父的教诲,希望把师父的意愿传达给更多漂泊的弟子们。诗人认为文字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工具,通过文字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通。诗人对文字的崇尚表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际交流的渴望。

诗人以沧浪万顷和深夜的天空作比,突出了宇宙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通过对比,诗人展示了人类在浩渺宇宙中的微不足道,与此同时也强调了人类心灵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思考和内心矛盾,表达了对师父教诲的尊重和对人际交流的渴望,以及对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深沉思考。

  • 《芙蓉》

    池边几簇木芙蓉,浥露棲烟花更浓。地有鲜鲜金菊对,赏时莫惜醉千钟。

  • 《酬二十八秀才见寄》

    昨夜山月好,故人果相思。清光到枕上,袅袅凉风时。永意能在我,惜无携手期。

  • 《次韵韩无咎右司上巳泛湖》

    休沐辰良不待晴,径称闲客此闲行。春衫欺雨任教冷,病眼得山元自明。抹黛浓岚围坐晚,揉蓝新渌没篙清。栖鸦未到催归去,想被东风笑薄情。

  • 《采桑子》

    别来长记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 《黄涅槃谶》

    先打南,后打北,留取清源作佛国。

  • 《已亥杂诗 8》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