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
莫虑搜贤僻,征君旧此居。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贻庐岳陈沆秀才》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一位老者身世坎坷、历经磨砺的心境,展现了他对努力学习和读书的虔诚追求。
诗中描绘了一位儒老,他的双鬓已经斑白,毕生都在勤奋努力,却不知最终会有何成就。他在四方奔波,磨砺自己的剑术,意在保家卫国;同时在寂静的山野中独自读书,不计年岁,专心向学。他看到了石围泉眼的碧水与秋天里洞门的虚空,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灵性与无常。
“莫虑搜贤僻,征君旧此居”,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才学的价值和重要性的思考。他告诫读者,不要追求名声和富贵,而应重视知识和学问。他希望有志于学习的人能够来到这个地方,与他分享心中的理念和坚守。
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与大自然相融合,表达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学问的虔诚。通过对儒老生活的描写,诗人试图激励读者追求学问和智慧,而不是追逐虚名和功利。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
莫虑搜贤僻,征君旧此居。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学问、勤奋和智慧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追求名利的警醒。通过将人生与自然融合,诗人将寂静的山野与读书的快乐相连,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学习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尘世名利的淡泊。
闻君仙袂指洪涯,我忆情人别路赊。知有欢娱游楚泽,更无书札到京华。云间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此处相逢应见问,为言搔首望龙沙。
□公三十岁,死守汉阳城。焉得江陵阃,能支鄂渚兵。椿庭才不起,槐府已无情。最恨木绵鬼,乾坤一掷轻。
先生受用晚萧然,日晏厨荒突未烟。说与儿童休懒觅,摘来丹实可加笾。
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蟏蛸集暗壁,蜥蜴走寒窗。松盖欹书幌,苔衣上酒缸。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
枕上还乡枕上回,更更点点把人催。雨将苔砌滴到晓,风拣荻帘疏处来。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开。来霄我识华胥路,莫近茶瓯近酒杯。
三月春将尽,空房妾独居。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