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
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
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不睡》
永夜不欲睡,
虚堂闭复开。
却离灯影去,
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
飞萤值我回。
天明拂经案,
一炷白檀灰。
中文译文:
在永夜中我不愿入眠,
虚堂门关又再次开启。
离开灯光的影子,
等待月光的到来。
落叶正巧遇上宿鸟归巢,
飞萤就在我回来的时候。
天明时分拂去佛经案上的尘土,
一炷白檀燃烧着消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在深夜时的宁静和宁神的状态。诗人齐己不愿入眠,故意不去睡觉,享受夜晚的宁静。他在空荡荡的虚堂里,将灯关掉,静静等待月光的降临。这种等待和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追求和对宇宙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幕美丽的景象:落叶在途中遇到了归巢的宿鸟,飞萤也与作者在归家的时候相遇。这些自然的相遇给了诗人一种友好和安慰的感觉,也象征着生命和变迁的循环。这样的景象使诗人感到与自然的和谐,并且表达了内心的舒适和安宁。
最后,诗人描绘了天明时分,他拂去佛经案上的尘土,点燃了一炷白檀香,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清晨的宁静和纯净使诗人感到精神振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清新和纯净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诗意深沉、意境丰富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追求,展示了夜晚带来的安宁和清晨的明亮,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命的感悟。
夜帐不知雨,晓街初见泥。青方归柳市,红未到桃蹊。远水牵归缆,荒罔入杖藜。招呼旧僮仆,欢喜共锄犁。
大村三伯辈,同此就天诛。锐欲取禾耳,那知暴骨乎。云疑鹅鹳阵,风想虎狼都。掩骼行春令,毋令长媚狐。
不羡八千椿,不羡三偷桃客。也不羡他龟鹤,一总为凡物。羡君恰似老人星,长明无休息。好与中兴贤主,立维城勋绩。
开阁雨吹尘,陶家揖上宾。湖山万叠翠,汀树一行春。景逼归檐燕,歌喧已醉身。登临兴未足,喜有数年因。
畏暑聊寻寺,追凉故遶池。雨园鸠唤妇,风径燕将儿。散篆萦帘额,留云暗井眉。龙蛇动屋壁,知有长公诗。
圮上老人亲堕屦,衡山道士共联诗。向来此事亦多矣,我故於君了不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