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禅心似荡,吾道不相妨。
独悟歌还笑,谁言老更狂。
偶然寂无喧,吾了心性源。
可嫌虫食木,不笑鸟能言。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欠树移春树,无山看画山。
居喧我未错,真意在其间。
虏语嫌不学,胡音从不翻。
说禅颠倒是,乐杀金王孙。
真隐须无矫,忘名要似愚。
只将两条事,空却汉潜夫。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偶然五首》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在禅修中获得的心灵宁静与自由的境界。
译文:
乐禅心似荡,吾道不相妨。
独悟歌还笑,谁言老更狂。
偶然寂无喧,吾了心性源。
可嫌虫食木,不笑鸟能言。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欠树移春树,无山看画山。
居喧我未错,真意在其间。
虏语嫌不学,胡音从不翻。
说禅颠倒是,乐杀金王孙。
真隐须无矫,忘名要似愚。
只将两条事,空却汉潜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皎然在禅修中所体会到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禅修之道的理解和追求。
诗的第一句“乐禅心似荡,吾道不相妨”意味着作者在禅修中心情愉悦,禅修与个人修行并不冲突。
接下来的几句“独悟歌还笑,谁言老更狂”表达了作者对乐观豁达的态度,不受他人对自己年老的评价所困扰,自信满满。
“偶然寂无喧,吾了心性源”意味着作者能够在宁静的环境中超脱喧闹,达到心性的境界。
“可嫌虫食木,不笑鸟能言”把诗人比喻为虫子咬食木材,但他并不会对鸟儿能够歌唱而嫌弃,以此借喻诗人能够宽容接纳他人的存在与差异。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表达了作者隐逸的愿望,虽然他内心深居不波,但仍然希望居住在人间。
接下来的几句“欠树移春树,无山看画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认为动态的欠树比静止的春树更有生机,自然界中不存在理想中的完美山景。
“居喧我未错,真意在其间”意味着即使在喧嚣的环境中,作者内心仍然能够保持真实的情感和意义。
“虏语嫌不学,胡音从不翻”表达了作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表示自己不愿学习或模仿虏夷的语言和音调。
“说禅颠倒是,乐杀金王孙”表达了对于那些以修禅为幌子却实际上利用禅修之名行骗的人的不满和愤慨。
最后几句“真隐须无矫,忘名要似愚。只将两条事,空却汉潜夫”意味着诗人认为真正的隐逸应当不矫揉造作,对名利不争,专注于境界的提升。诗人把汉潜夫作为自己的艺名,透露出自己钟情隐逸的生活方式。
薄暮沐时雨,凌朝陟崇山。泄云去复来,流水清且闲。褰裳俯茅屋,高论激晴澜。层轩既显敞,好鸟鸣间关。开樽意殊乐,剧饮未言还。何当脱尘鞅,共卧青松间。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五陵无树起秋风。千里黄云与断蓬。人物萧条市井空。思无穷。惟有青山似洛中。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贪观眉妩翠,舣棹碧云间。萧寺前临水,丁家旧住山。苔深僧迹静,松冷鹤巢鳏。拜手先祠下,奔驰觉汗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