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信靡盬,饮冰安足辞。
胡为拥征传,乃至天南陲。
天南非我乡,留滞忽逾时。
还经羽人家,豁若云雾披。
何以宽吾怀,老庄有微词。
达士无不可,至人岂偏为。
客愁勿复道,为君吟此诗。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回至南康题紫极宫里道士房》是徐铉的诗作,描写了一位游子回到南康紫极宫里的道士房,表达了他对于王朝政事的失望,以及对于自由、宽广心境的向往。
诗中的「王事信靡盬,饮冰安足辞」,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政事的不满。他认为朝廷的事务虚无而荒谬,如同饮下凉冰并不能满足渴望,因此选择离去。
「胡为拥征传,乃至天南陲。天南非我乡,留滞忽逾时。还经羽人家,豁若云雾披。」这几句描写了作者游历南方的经历。作者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拥征南方,却发现南方并非他的家乡。他在南方滞留的时间也似乎过去得很快,回到羽人家的路上,他的心情豁然开朗,仿佛云雾散去。
「何以宽吾怀,老庄有微词。达士无不可,至人岂偏为。」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宽广心境的向往。徐铉借用道家的思想,认为只有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宁静与宽广,才能从纷扰的世事中解脱出来。他称老庄(老子、庄子)的学说中有「微词」,也就是触及人生真谛的微妙语言,通过倡导这些思想,达士和至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客愁勿复道,为君吟此诗。」最后两句表明诗的目的。作者劝告那些为客愁所困恼的游子不要再抱怨,而是通过吟咏此诗来找到内心的宁静。这也是作者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方式。
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与宽广心境的渴望。同时,也是对于朝廷的政事和通过宗教信仰追求内心宁静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小雨留春春未归,好花虽有恐行稀。劝君披取渔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以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共我辞家似旅人,栽培莫怪倍殷勤。明年太昊城中色,来作齐安江上春。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