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
我爱费征君,高卧归九华。
清风激颓波,来者无以加。
我志两不遂,漂沦浩无涯。
数奇时且乱,此图今愈赊。
贤哉薛夫子,高举凌晨霞。
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
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夸。
携朋出远郊,酌酒藉平沙。
云收远天静,江阔片帆斜。
离怀与企羡,南望长咨嗟。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送薛少卿赴青阳》中文译文:
我爱陶靖节,
吏隐从弦歌。
我爱费征君,
高卧归九华。
清风激颓波,
来者无以加。
我志两不遂,
漂沦浩无涯。
数奇时且乱,
此图今愈赊。
贤哉薛夫子,
高举凌晨霞。
安民即是道,
投足皆为家。
功名与权位,
悠悠何用夸。
携朋出远郊,
酌酒藉平沙。
云收远天静,
江阔片帆斜。
离怀与企羡,
南望长咨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徐铉的《送薛少卿赴青阳》,表达了对薛少卿的赞美和祝福。
诗中提到了陶靖节和费征君,表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和敬佩。陶靖节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代表着廉洁和正直;费征君可能是指李德裕,他因官场上的廉洁受到赞赏。作者认为这两位贤人是值得敬重的榜样。
诗中描述了清风激颓波,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的感叹。作者感到自己的志向未能实现,像漂流在海上一样无法找到方向。这是对个人处境的反思和无奈。
接下来,诗中赞美了薛夫子,将他比喻为高举凌晨霞的人。薛夫子被视为明辨是非、有道德才能的人。
在最后几句中,作者提到了“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和“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夸”。这表达了作者对薛夫子的推崇之情和对名利的反思。作者认为真正的道德和价值在于使人民安居乐业,而功名与权位的追求只是空谈。
整首诗通过赞美薛夫子和对个人追求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对时局的忧虑。它以简练而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了唐代士人的情感和思考。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穷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北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薄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行成稿。把空名,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昔人卧亦游,吾今游亦卧。适来眼底山,知从梦中过。
轩窗眼界开。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成佛莫教灵运後,著鞭从使祖生先。
古道转悠悠,送君那值秋。恶怀醒似醉,苦语去难留。镫雨今宵酒,帆风明日舟。从今梦相见,老眼在心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