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
青编为我忽降书,暮雨虹蜺一千尺。
赤城门闭六丁直,晓日已烧东海色。
朝天半夜闻玉鸡,星斗离离碍龙翼。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译文:步虚引(又名仙人词)
小山居士是十洲游子,莓苔为他做衣服双耳擦白。
青绳给我纷纷下降书信,傍晚的雨中出现一千尺的虹蜺。
赤城的门户紧闭着,六丁直立守卫,早晨的阳光已经烧亮了东海的颜色。
清晨半夜里听见玉鸡的鸣叫,星斗点点阻挠着龙的翅膀。
诗意:这首诗以唐代文人的自幽自寂之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深居简出、隐逸山野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山野之间寻求宁静和自由,用朴素而深刻的形象描绘了自己的境遇和内心感受。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逸山野的生活场景,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考。诗中用莓苔为衣、双耳擦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清贫、淡泊的态度。青编下降的书信象征着来自外界的信息和联系,而虹蜺则是大自然中的奇观,彰显了山野生活的美好和神秘。最后,玉鸡的鸣叫和星斗的阻挠,增加了诗中的魔幻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灵感的追求。整个诗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是对传统隐逸主题的重新诠释。
向来不识中团寺,一自移家得屡过。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惟看万树谷,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尝令湖城,晚得儿子古桂,因为赋此添盆瓣喜万家传。满意掷金钱。仙果休嗔生晚,灵椿最得春偏。隆颅犀角,丹砂一指,玉润松坚。看取翰林枝叶,却如东海当年。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江南冬十二月,溪上梅三两花。载取小舟香影,月明自棹回家。
雪睛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