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悯耕者》

何代何王不战争,尽从离乱见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作者介绍

韦庄,字端己,杜陵人,见素之后,疎旷不拘小节。干宁元年第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以中原多故,潜欲依王建。建辟为掌书记,寻召为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后相建为平章事。集二十卷。今编诗五卷、补遗一卷。 韦庄,字端已,杜陵人,见素之后,疎旷不拘小节。干宁元年第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以中原多故,潜欲依王建,建辟为掌书记,寻召为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后相建为平章事。集二十卷。今编诗五卷、补遗一卷。

作品评述

《悯耕者》

何代何王不战争,
尽从离乱见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
犹点乡兵作戍兵。

中文译文:
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国王不战争,
只有通过离乱,我们才能看到太平盛世。
如今埋骨之人多于土地之上,
依然有农民被征召做士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不幸。诗人通过对历代纷争的反思,嘲讽那些好战的君王们,指出他们把战乱带给了人民,而辛勤耕作的农民却是最为贫困和受害的群体。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愤懑,并对农民的辛勤付出表示同情和敬意。

诗的开篇,“何代何王不战争”,深刻而明确地指出了历代的纷争,战争是人类历史永恒的问题。诗人接着表达了太平盛世的渴望,希望离乱之后能够得到清平。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当下的现实:埋骨之人多于土地之上,农民们仍然被征召为士兵,暴露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和不幸。

诗人用简练的词句,生动地揭示了战争造成的伤害和农民的苦难。通过悯念农民的境遇,诗人既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也对战争的愤懑。整首诗以短小的篇幅道出了千年战乱给人民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以及诗人对此的关切和怜悯之情。

  • 《同汪信道过南塘》

    平波漫漫拂垂杨,野草幽花满路香。杜宇初啼春未老,又扶山轿过南塘。

  •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千峰归去旧林塘,溪县门前即故乡。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怜身称锦衣裳。洲迷翠羽云遮槛,露湿红蕉月满廊。就养举朝人共羡,清资让却校书郎。

  • 《席上次邵文伯颜》

    月色羡明玉,化光扬素波。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

  • 《咏史上·周公》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 《王元才甥见过其弟元济甥继来有诗次韵》

    把酒悲歌望蜀天,感今怀昔重凄然。道坚或谓如无忌,灵运还欣对阿连。他日鹏应自鹍化,此生蚿岂待夔怜。笔锋剩淬犹锥利,明岁文场破两甄。

  • 《春日》

    春服初裁绮,寒衣始卸绒。花宿全慵蝶,林摇半暖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