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依然僧已亡,竹间疏磬隔残阳。
智灯已灭馀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僧影》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该诗通过描绘僧影及其象征的灯光,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世间的虚幻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色依然僧已亡,
山色依旧,僧人却已去;
竹间疏磬隔残阳。
竹林中传来稀疏的磬声,阻隔了残阳的光辉。
智灯已灭馀空烬,
智慧之灯已熄灭,只剩余下了灰烬;
犹自光明照十方。
但它依然照耀着十方。
诗意和赏析:
《僧影》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态炎凉。山色依旧,而僧人已经离去,宛如人生的变迁和离散。竹林中的磬声,隔绝了残阳的光辉,暗示了人世间的苦痛与无常。智慧之灯虽已熄灭,但它的光辉仍然照耀着整个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智慧力量的赞颂。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寥的画面,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僧影、智灯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短暂性和世间虚幻性的思考和体悟。诗中的僧影和智灯象征着希望、智慧和精神,而山色、竹间、残阳则象征着现实世界的变化和残酷。诗人以寥寥数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智慧与真理的信仰。
总之,《僧影》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通过描绘僧影和智灯,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虚幻性的思考,表达了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和赞美。这首诗词在唐代的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眼明双白鹭,身隐一黄牛。玉辔章台陌,可怜供百忧。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常日锦囊犹有句,况从三十六峰来。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折筍肥梅飣坐,涎蜗斗蚁上梁。雨工莫贾余勇,留乖稻花半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