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门传组绶身能退,家学渔樵迹更奇。
四海尽闻龟策妙,九霄堪叹鹤书迟。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赠易卜崔江处士(袁州)》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头研究通达秘传的义理,
倚青山享受晚年的安宁。
传家文化,身世于退隐。
韬光养晦追求真理事件更为丰盛。
四海传颂乌龟的指点精妙,
九重天为鹤书的传达迟缓而感慨。
壶中的日月将何用处,
借与悠闲之人一窥其中奥秘。
诗意:
这首诗是韩偓致赠易卜崔江处士的,描绘了易卜崔江的学问修养和淡泊宁静的生活。易卜崔江白头攻读经典和通达秘传的义理,领悟到了深奥的道理。他退隐青山,度过晚年的安宁时光。他不仅传承了家族的文化传统,还经历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寻求真理。他的学问和智慧,被人赞颂传扬,就像乌龟所传授的智慧,让人们感叹。然而,他的学问和智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播,就像鹤书传达信息的速度缓慢一样令人遗憾。诗的最后一句询问壶中的日月有何用处,希望借给闲人,让他一窥其中的奥秘。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赠诗的方式,表达了对易卜崔江处士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诗中清新的意境和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出唐代文人向往的生活理想。诗人通过形象的描述,将易卜崔江的学问和智慧与乌龟、鹤等动物进行隐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他的博学和深沉的思考。诗中的问句“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表达了诗人对奇特的学问和智慧的好奇和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品味和欣赏的愿望。
整首诗词优美流畅,通过精妙的插入修辞手法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易卜崔江的景仰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学问与智慧的向往。同时,诗词所反映的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具有普遍的意义,让人有所感悟和思考。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