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题凿石山僧院
日夜潮声送是非,
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
不把兰芽染褐衣。
译文:
在凿石山的僧院中题字
日夜潮声伴随着是非传来,
一次登上高处,便能忘却烦忧。
我敬重我的师父却无人知晓,
不要让美好的事物受到污染。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凿石山僧院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将日夜潮声与世俗的是非相联系,意味着在僧院中可以远离纷扰,专注于修行,达到心灵的宁静。作者怜惜他的师父却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孤独。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保持原样的渴望,希望不要让外界的诱惑和污染影响自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僧院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通过对潮声、登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清净和宁静的向往,并将之与世俗的是非相对照,彰显了僧院生活的价值和重要性。作者对师父的敬重和孤独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他在修行道路上的困惑和挣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纯洁和美好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原始的心灵状态,不受外界的纷扰和诱惑。整首诗意境高远,意境明确,流露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追求,具有深厚的禅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