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
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
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
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性傲诞,隐居鹿门,自号间气布衣,咸通八年,登进士第,崔璞守苏,辟军事判官,入朝,授太常博士,黄巢陷长安,僞署学士,使为谶文,疑其讥己,遂及祸。集二十八卷,今编诗九卷。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补诗一首。
蚊子
隐隐聚若雷,
噆肤不知足。
皇天若不平,
微物教食肉。
贫士无绛纱,
忍苦卧茅屋。
何事觅膏腴,
腹无太仓粟。
中文译文:
蚊子
微小的生物聚集如雷声,
啄食肌肤却永不满足。
就算皇天不再平衡,
微小生物也能够成为食肉者。
贫穷的人没有华丽的纱衣,
忍受痛苦躺在茅草屋上。
为何要追求丰腴的肥沃之地,
肚子里却没有丰盛的粮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蚊子为主题,通过描绘蚊子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一种弱者的无奈和无能为力之情。诗人皮日休以细小的蚊子为象征,表现了社会底层贫穷人的艰辛生活。诗中几乎每一句都描述了蚊子的不足和困境,强调了它们小而微弱的存在。
诗中第一句“隐隐聚若雷”描绘了蚊子成群的情景,以雷鸣的隐喻形象地表达了它们的数量之多。接下来的两句“噆肤不知足,皇天若不平”则暗示了蚊子对于它们的生存资源的无尽渴望。
第三句“微物教食肉”表达了即使皇天不再平衡,微小的生物也能够成为食肉者的观点。蚊子这一小小的存在,也在社会中寻找生存资源。
最后两句“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表现了穷人没有华丽物品,只能忍受苦难的现实。尽管他们渴望生活的好转,但他们的胃里却没有足够的食物。
整首诗通过对蚊子这一微小生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贫穷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他们困境的思考。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对微小生物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深邃的思考和社会关怀之情。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