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
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秋日寓怀
海上生涯一钓舟,
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谁见客青眼,
故国几多人白头。
霁色满川明水驿,
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
西入潼关云木秋。
中文译文:
秋天的日子沉思难眠,
我在海上生活,乘着一艘小船,
却因名利纷争而被困留。
在旅途中,我不知道有谁会抬头看着我这位客人,
在我的故土,有多少白发苍苍的老人。
明朗的天色映满了大江,
蝉鸣声消失在夕阳下的城楼。
我怎能未曾完成这次旅行,
西去走过潼关,到达那云雾笼罩的秋天。
诗意和赏析:
《秋日寓怀》是刘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写旅途中的思念和对故土的思念为主题。诗中使用了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沉思和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的开头,“海上生涯一钓舟”,描绘了诗人漂泊在海上的生活,把人生比作一艘小船。然而,“偶因名利事淹留”,意味着诗人被世俗的名利所困,不能自由地行走。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厌弃,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心态。
接着,诗人谈及旅途中对故土的思念,问道“旅涂谁见客青眼”,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同时,“故国几多人白头”,暗示着时光流转,故乡的人们也已苍老,描绘了岁月的沧桑。
后半部分的诗句,描绘了明朗的天色、美丽的江河和夕阳下的城楼。这些景象与诗人的思绪相映生辉,衬托出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回家的期盼。最后,“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诗人表达了自己未尽的行程,希望能回到故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矛盾心态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对名利的拒绝和对人生真意的追求。同时,诗中将大自然的景色和人生旅途相结合,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家乡的向往。这首诗词富有意境和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性分明是。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上彻云霄,高分真异。成雯作盖包玄旨。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
穠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闻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随死不可医。非惟自己爱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红叶满青山。*映溪湾。柴门鸡犬白云间。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闲。霜后橘兰斑。篱菊香残。夕阳回首一冯阑。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