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
寒色满窗明枕簟,清光凝露拂烟萝。
桂枝斜汉流灵魄,蘋叶微风动细波。
此夜空亭闻木落,蒹葭霜碛雁初过。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月色的诗词,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刘沧。诗中的情景描写细腻生动,营造出了中秋夜的寂静和浪漫氛围。
诗人首先描绘了中秋夜的天空,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天河静谧无波。然后,他提到了乌鹊南飞,暗示了远行客人离愁别绪的多情。接着,诗人以寒意弥漫的窗前作为背景,描述月光照亮了窗帘和枕簟,又抚摸着露珠滴在藤蔓上。
诗句中出现了桂枝和蘋叶,桂树是象征中秋的植物,蘋叶则代表秋天。桂枝斜照,泛出神秘的光辉,流动着月亮的精神。微风吹动蘋叶,形成了细小的波纹。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浪漫感和唯美意境。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空亭中听到了木叶的落下声,以及寒霜覆盖的草原上,雁群开始南飞的景象。这里映衬出了人离乡别井,思乡之情,与之前提到的乌鹊南飞相呼应。
整个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的思考和感受。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刻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性分明是。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上彻云霄,高分真异。成雯作盖包玄旨。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
穠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县前水色细鳞鳞,一为夫君吊水滨。漫把文章矜后代,可知荣贵是他人。莺偷旧韵还成曲,草赖馀吟尽解春。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
闻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随死不可医。非惟自己爱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红叶满青山。*映溪湾。柴门鸡犬白云间。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闲。霜后橘兰斑。篱菊香残。夕阳回首一冯阑。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