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泛五云溪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中文译文:
漂流在五云溪上,我远远地问了一位白髯老人。
佛庙耸立在千峰之间,人家独立在一个孤岛之上。
鱼儿倾斜着身子,露出荷叶之上;
蝉儿在柳树丛中大声鸣叫;
急浪激起车轴的声音,微波荡漾起钓竿;
石苔缠绕在船桨上,山果拂过船舷;
我更加停留在千个村庄过夜,溪桥和剡山相通。
诗意和赏析:
《泛五云溪》是唐代许浑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描绘五云溪的景色,展示了山水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中以漂流在五云溪上的经历为主线,通过描写溪中的景色和与之相映的人们的生活,展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处。诗人用典雅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溪水中的画面,如鱼倾斜露出荷叶,蝉声噪在柳树林中等。这些景象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诗中还提到了佛庙和人家,佛庙象征着信仰和宁静,人家则代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佛庙和人家相映成趣,凸显出宗教和生活的并存。这种宗教与人文的融合,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多元和谐。
整首诗以描述自然景色和人类生活为主线,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呈现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画卷,给人以恬静之感。
通过描绘五云溪的景色,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以近乎闲适自然的风格,展现了田园风光和人们的生活场景,传递了一种宁静与愉悦的情感。
宜阳小儿身姓窦,弟为佣,姊为后。山中岸崩压不杀,自言相有封侯法。朝上书,夕召见,生不记家犹记县。眼前喜极翻作悲,一朝富贵从天来。左图书,右宾友,兄弟贤名世希有。古来宠禄易骄奢,今人尚忆贫时否?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殽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
鬓非丝素白,颜是酒争红。献瑞吾无与,哦诗且课功。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
涂路波吒数十州,传言送语当风流。不知脚下泥生刺,蹋著锥人脚指头。
引水穿风竹,幽声胜远溪。裁衣延野客,翦翅养山鸡。酒熟听琴酌,诗成削树题。惟愁春气暖,松下雪和泥。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