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作者介绍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

中文译文:
我自晚上离开朝台,步行到韦隐居的郊园,
秋天来了,凫雁落在方塘里,我拴住马,迎着夕阳行走。
乡间小径围绕山坡,松树的叶子显得幽暗,
野门临水,稻花香气袭来。
云彩连绵,海上的气息轻柔,琴书被潮湿的气息滋润,
风带着潮声,使我枕头凉爽。
向西走下磻溪,仿佛还有万里之遥的路程,
也许有可能迎接白发的文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怡然自得、追求宁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人以朝台为起点,步行到韦隐居的郊园,融入了大自然的美景。

首句以秋天的景象,凫雁在方塘中下落,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也似乎在暗示诗人行走的旅程。第二句描述诗人系住马匹,迎着夕阳行走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诗人走过的村发布满了松树,小径曲折山坡,充满了幽静和神秘感。野门临水,散发出稻花的香气,展现了农村的宁静和美好。

第五句以云连海气,琴书润,表达了身处自然中的愉悦和宁静。第六句风带着潮声,使诗人的枕头凉爽,继续强调了自然的舒适和宜人。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向西走下磻溪的景象,似乎有漫长的旅途。可能垂白待文王,象征着诗人希望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和理想等待着他。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舒适、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追求高尚理想的坚持。

  • 《喜迁莺 贺人生第三子 尧山堂外纪卷六十六案》

    古今三绝。唯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崛。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欢惬。况正是,三月风光,好倾杯三百。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但笃三馀事业。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亲朋庆,看宠加三锡,礼膺三接。

  • 《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 《酬周相公见赠》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幸生白发逢今圣,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 《野望》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 《大悲观音栴檀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