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重居寺》

浮图经近郭,长日羡僧闲。
竹径深开院,松门远对山。
重廊标板榜,高殿锁金环。
更问寻雷室,西行咫尺间。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题重居寺》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浮图经近郭,
长日羡僧闲。
竹径深开院,
松门远对山。
重廊标板榜,
高殿锁金环。
更问寻雷室,
西行咫尺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名为「重居寺」的寺庙景观。诗人流连于寺庙之间,感叹自己长久以来渴望像僧人一样过着悠闲的生活。在这座寺庙中,竹子的小径深深地延伸到寺院内部,而松门则远远地面对着山脉。重居寺内有宏伟的廊道,上面装饰着标志和榜文,高殿上的门锁闪耀着金环。诗人还询问了雷室的位置,似乎是在西方,离他只有咫尺之遥。

赏析:
《题重居寺》通过对寺庙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遥远的向往之情。诗中的浮图经近郭,意味着寺庙位于城郭附近,使得僧人们可以近郭而居,享受到城市的繁华与便利,却又能保持一份超然的宁静。诗人以长日羡僧闲,表达了自己羡慕僧人们能够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竹径深开院,松门远对山,通过对竹径和松门的描写,展现了寺庙内部的幽静和与自然的亲近。

重廊标板榜,高殿锁金环,描绘了寺庙内部的壮丽景象。重廊上悬挂着标志和榜文,凸显了寺庙的庄严和尊贵。高殿上的金环象征着寺庙的尊重和荣耀。最后两句更问寻雷室,西行咫尺间,诗人表达了对寺庙内某个特定地点的好奇和向往。雷室可能是指某种寺庙的神秘地方,而它离诗人只有咫尺之遥,似乎暗示着诗人对于这份神秘的渴望和探索。

整首诗词以寺庙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寺庙壮丽景象的赞美。同时,透过诗人的目光,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宗教场所的景仰。

  •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 《胡广文以直养名堂余举伊川之说问之往反数十》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 《晓过灵石》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 《春词》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 《怀甘叔异曲江庵寄叔异》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 《句》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