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题苏州楞伽寺》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楞伽寺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诗人登上楼台山,看到山的半腹处又有一条路可供行走。树木遮挡住了夫差的苑囿,溪水流经勾践的城池。向上爬坡,松树的小径显得崎岖而难行,坐在深潭的石池旁,清澈的水映照出宁静的景象。尤其是站在西峰的顶上,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故国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苏州楞伽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国的怀念。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将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婉约而凄凉的意境。
诗中的楼台山是苏州著名的山峰,诗人在山上行走,领略到山中的景致。夫差和勾践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君王,他们都与苏州地区有关。夫差的苑囿和勾践的城池在诗中通过树木和溪水的描绘而间接呈现。上坡的松径显得崎岖不平,给人一种艰难的感觉,而坐在石池旁则带来了宁静和清净的感受。
诗的最后两句“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表达了诗人情感的高潮。诗人登上西峰的顶峰,俯瞰四周,感受到故国的凄凉和离别的情怀。这里的凄凉并非消极的情绪,而是一种对故国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情感与景物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唤起读者对逝去时光和故国的思考,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意境。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