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客游吴》

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
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
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

作者介绍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殷尧藩的文学成就

  著有《忆江南》30首,被白居易赞为“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现在这组诗已不存。殷尧藩早年贫困失意,后来为官又做隐士,其诗既有个人遭际的牢骚,也有从军建功立业的企望。其中写羁旅生活较为深切。《全唐诗》存其诗1卷。

作品评述

《送客游吴》是唐代诗人殷尧藩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送别客人游吴地的场景,表达了离情别绪和对吴地美景的赞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
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
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
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

诗词描绘了吴地的美景,吴国位于水的中央,波涛白花参差、茫茫不尽。诗人留恋吴地的美景,同时暗示了吴地常常有大雨,衣服穿湿的情景。而当船只进入稻花飘香的地方时,又给读者一种新的感官体验。

接着诗中描述了海戍通向盐灶的景象,山村则充满了蜜蜂的蜜房。这里通过描述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来展现吴地的风物。最后两句诗描写了“苏小小”,这是指诗人的妻子,她是诗人的挚爱。而诗人则温馨地邀请君子前来到钱塘,用以寄托离别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吴地景色和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离愁别绪的表达,营造出一种离别之情和对美好乡土的思念之情。并通过亲切地称呼诗人的妻子,呼唤读者前来游览钱塘,增强了读者的情感共鸣。整首诗情景交融,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殷尧藩细腻的情感和对吴地的赞美赏析:这首诗词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吴地的美景和生活环境,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整首诗意境传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吴地的魅力,呈现出殷尧藩独特的情感和对乡愁的追忆之情。

  • 《杂歌谣辞·步虚词》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不知飞鸟学,更有几人仙。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骑吏排龙虎,笙歌

  • 《钱王祠》

    石槛山前吉驷游,故乡霞锦遍林丘。只今东府空遗庙,露立唐碑老树秋。

  • 《顿寒怀单祥卿教论》

    霜花一夜白,风叶满村黄。欲出岁华老,相思江水长。留枝庶鹊户,存蜜补蜂粮。想见山行处,开窗新酒香。

  • 《赠别水云翁》

    离离双鬓似秋蓬,惯逐沙鸥与断鸿。漂母矶头春水阔,扁舟何处系东风。

  • 《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 《句》

    挥犀闻妙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