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莺衔野蝶,枝上教雏飞。
避日花阴语,愁风竹里啼。
须防美人赏,为尔好毛衣。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莺雏》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莺雏
双莺衔野蝶,枝上教雏飞。
避日花阴语,愁风竹里啼。
须防美人赏,为尔好毛衣。
译文:
两只莺雀衔着野蝶,在树枝上教导雏鸟飞翔。
躲避太阳下的花草阴影中传递信息,悲伤的风声在竹林中哭泣。
要小心美人的赏识,为了你的美丽羽毛衣裳。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莺雀和雏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警示。莺雀衔野蝶,教雏鸟飞翔,表达了生命的繁衍与传承,以及师徒之间的关爱和指导。躲避太阳下的花阴,传递信息,以及愁风竹林中的啼哭,象征着世间的艰辛和悲苦。最后一句警示人们要小心美人的赏识,表示美貌和荣耀带来的诱惑和危险。
赏析:
《莺雏》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展示了鲍溶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莺雀和雏鸟形象生动,通过它们的行为和动作,寄托了作者对师徒之情和生命传承的关注。同时,诗中的花阴和竹林,以及太阳下的避光,表达了作者对世间险恶和困苦的感受,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话提醒人们要警惕美人的赏识,表达了作者对诱惑和危险的警戒,强调了珍惜本真和内在美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人生的矛盾和警示。它既有一种明快活泼的气息,又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和警觉。《莺雏》是一首凝练而富有哲理的唐代诗词作品,值得我们品味和思考。
小雨留春春未归,好花虽有恐行稀。劝君披取渔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以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共我辞家似旅人,栽培莫怪倍殷勤。明年太昊城中色,来作齐安江上春。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