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东都别乐天二首》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
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作品评述

《过东都别乐天二首》

君应怪我留连久,
我欲与君辞别难。
白头徒侣渐稀少,
明日恐君无此欢。

自识君来三度别,
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
知得后回相见无。

中文译文:

君当责怪我停留太久,
我欲与君分别却难。
我们这些白发徒伴渐渐减少,
明天恐怕君不再有这份欢愉。

自从认识君以来已有三次别离,
这一次我已白发斑斑。
我爱君,不去君必会明白,
知道我们相见之后再无机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过东都别乐天二首》之一。诗人写出了离别之情和无奈之感。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停留久留的歉意,暗示自己不愿意离别,但却面临难以分别的困境。诗中的“君”指的是亲近的朋友或者至亲,诗人希望对方不要怪罪他停留的时间过长。

接着,诗人描绘了他们的友情逐渐稀少的情景,白发徒伴的数量渐渐减少,暗示着朋友们的年老和逝去。诗人担心明天他们再也无法拥有这样的欢愉和友情。

然后,诗人回顾了过去的别离经历,他们已经经历了三次离别,而这一次诗人已经老去,白发已经遍布胡须。这里的“白尽老髭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岁月的流逝和年老的状态。

最后,诗人表达出自己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示如果不去分别,对方会明白他的心意。然而,诗人深知再次相见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眷恋之情。通过描绘岁月流转和友情的凋零,诗人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描写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和岁月的无情。

  • 《踏莎行(赠光严道人)》

    玉质孤高,天姿明慧。了无一点尘凡气。白莲空殿锁幽芳,亭亭独占秋光里。一切见闻,不可思议。我今有分亲瞻礼。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

  • 《金氏庵》

    醉墨题窗侧暮鸦,蔓藤缘壁走青蛇。春深有燕捎飞蝶,日暮无人扫落花。

  • 《感事十诗上李侍郎》

    国工铸良剑,发白心志悴。晶荧淬敛余,干莫并犀利。入匣蛰虬龙,落手慑魑魅。卫身未足道,适用在一试。楼兰犹颉颃,顾汝岂虚器。

  •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故家门地少相传,公独翘翘朝墨仙。五两诗章蔼天禄,看同勋业映青编。

  • 《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 《送曾无逸入为掌故》

    吉文江水走玉虹,我家水西君水东。有时相思即命驾,连床夜雨听松风。中间薄宦各分散,南飞驾鹅北飞鴈。朝来驿骑打谯门,有客有客来相见。闻君携家入帝京,椎鼓发船天上行。也能枉辙九十里,来访江西道院僧。诗家两僊宿台省,红药苍苔紫薇影。若问山僧作麽生,日晏莺啼眠不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