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
已闻城上三更鼓,不见心中一个人。
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
曾沾几许名兼利,劳动生涯涉苦辛。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新政县》是唐代元稹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新政县的一夜思乡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新政县前逢月夜,
嘉陵江底看星辰。
已闻城上三更鼓,
不见心中一个人。
须鬓暗添巴路雪,
衣裳无复帝乡尘。
曾沾几许名兼利,
劳动生涯涉苦辛。
诗意:
诗人在新政县的一夜,望着皎洁的月光和繁星,心中思念着远方的人。他已经听到城楼上敲响的三更鼓声,却不见他的思念之人。他的胡须沾满了巴山路上的雪,衣袍上已没有朝廷的尘埃。这个诗人曾经获得过一些名利,但他的生涯却经历了许多劳苦和辛酸。
赏析:
这首诗以明朗的笔触写出了诗人在新政县度过的一个月夜。诗中运用了婉约的手法,以较为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通过诗人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揭示了人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劳苦与疲惫。整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愤慨之情,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社会批判意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