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付重离后,身随十圣仙。
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
方丈言虚设,华胥事眇然。
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天宝遗馀事,元和盛圣功。
二凶枭帐下,三叛斩都中。
始服沙陀虏,方吞逻逤戎。
狼星如要射,犹有鼎湖弓。
月落禁垣西,星攒晓仗齐。
风传宫漏苦,云拂羽仪低。
路隘车千两,桥危马万蹄。
共蹉封石检,不为报功泥。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三首(膳部员外时作)》是元稹在唐代时写的一首挽歌词。诗中描述了唐宪宗逝世后的场景和他在位期间的政绩。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国家失去了重要的君主,我将随着十位圣贤一起离去。
北辰星移动了皇帝的王座,太阳正午照射到虞泉。
国家的朝廷变得空虚,华胥的神仙事物遥远而模糊。
曾经触摸过龙鳞,我现在伤心地流泪。
天宝时期留下了许多事迹,元和时期是盛世。
两个凶恶的将领被斩首,三个叛乱被平定。
开始服侍沙陀虏,然后吞并逻逤戎。
北斗星闪耀着要射击的样子,仍然有鼎湖弓弩存在。
月亮落下来西半边宫墙,星星拥挤着准备迎接黎明。
风传来殿宇中宫漏滴答滴答的声音,云低垂拂过羽仪。
道路窄,车辆很拥挤,桥梁危险,马蹄万众。
我辗转于封石之间,不曾报答皇帝的功德。
这首诗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唐宪宗逝世的悼念和对他在位时所做贡献的赞扬。诗中描绘了宫廷的变化和君主的离去所带来的悲痛。诗人通过描述国家的政务、军事和天象等细节,展现了唐宪宗的功绩和他的威严形象。
这首诗词的赏析点在于其华丽的辞藻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元稹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和对仗等,使诗歌格调高雅、声调流畅。同时,诗人通过描述国家政务和历史事件,展现了唐宪宗的明智执政和英勇作战的品质,使诗歌充满了壮丽的气势和悼念的情感。整首诗流畅有力,富有节奏感,是一首具有历史纪实和文学价值的挽歌词。
三聘玄纁莫可辞,此行为满故人思。一宵共榻论心事,却被司天太史知。
夜郎城裹叹途穷,赖有西楼著此翁。溪鸟孤飞寒霭外,野人参语夕阳中。苍天可恃何曾老,白发缘愁却未公。俗态十年看烂熟,不如留眼送归鸿。
分火疏篱外,闻鸡曲巷中。烟云如恋主,田舍得称翁。林止留槐绿,霜将酿柿红。前期俄匝月,惆怅岁时空。
怪石如屯虎豹关,仙家真与白云闲。九州图迹夸谁胜?万古乾坤只此山。丹臼半余岙冉冉,汞泉分出水潺潺。手摩苍藓看题字,先正高风不可攀。
马缩寒毛鹰落膘,角弓初暖箭新调。平原踏尽无禽出,竟日翻身望碧霄。
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休惜飞驰春过眼,但求强健酒盈巵。枇杷着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