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业嵩山隐,云深无四邻。
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晚日华阴雾,秋风函谷尘。
送君从此去,铃阁少谈宾。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业嵩山隐,
云深无四邻。
药炉烧姹女,
酒瓮贮贤人。
晚日华阴雾,
秋风函谷尘。
送君从此去,
铃阁少谈宾。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送别卢处士归嵩山隐居的情景。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被誉为道教的圣地,而卢处士决定隐居在嵩山,追求道家的修行。诗中通过描绘山中的景物和氛围,以及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卢处士追求隐逸生活的祝福和对他决定的赞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嵩山的隐逸之美。诗的开头两句"世业嵩山隐,云深无四邻"表达了卢处士隐居嵩山的意愿和决心。嵩山云深处,四周无邻,意味着他将与尘世隔绝,追求清修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描绘了隐居者的生活状态。"药炉烧姹女"意味着卢处士将炼制丹药,追求长生不老;"酒瓮贮贤人"则暗示他将培养和保护有才德的人士,将他们聚集在一起。
诗的后半部分以嵩山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卢处士的送别之情。"晚日华阴雾,秋风函谷尘"描绘了嵩山晚霞和秋风中的神秘氛围,给人以离别的忧伤和凄凉之感。
最后两句"送君从此去,铃阁少谈宾"表达了诗人对卢处士的送别之意。"送君从此去"表示诗人将卢处士送上嵩山,祝愿他前程似锦;"铃阁少谈宾"则意味着卢处士隐居之后将少有外来客人光临,更加专心于修行。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嵩山幽静的山水和卢处士的追求,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卢处士的送别之情。同时,通过描绘嵩山的自然景观和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中融入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颂扬,体现了唐代士人崇尚隐逸的思想情怀。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不知飞鸟学,更有几人仙。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骑吏排龙虎,笙歌
石槛山前吉驷游,故乡霞锦遍林丘。只今东府空遗庙,露立唐碑老树秋。
霜花一夜白,风叶满村黄。欲出岁华老,相思江水长。留枝庶鹊户,存蜜补蜂粮。想见山行处,开窗新酒香。
离离双鬓似秋蓬,惯逐沙鸥与断鸿。漂母矶头春水阔,扁舟何处系东风。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挥犀闻妙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