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
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
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
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
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
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
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
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
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诗意: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崔元受的回答。崔元受是一个官员,他自愿辞去官职并返回故乡博罗。他离开时留下了一束山姜花给刘禹锡。刘禹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崔元受的思念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崔元受的离去和送给刘禹锡的山姜花为起点,通过描绘山姜花的美丽和独特,表达了诗人对崔元受的深情厚意。

首先,诗中提到采集山姜花的地点是碧海,暗示着这种花朵的珍贵和稀有。它来自谪仙家,说明这是一种超凡脱俗之物。

接着,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山姜花的美丽。云涛滋润着这孤独的花根,阴火照亮了它清晨的花朵。扶桑日的轻轻摇动,使得山姜花的艳丽与瀛洲的霞光相辉映。

然后,诗人指出世人喜爱芳香的事物,却忽视了这种幽香的来源。崔元受的离去被传到了帝王那里,他的消息飞驰于驿站,离开了天涯边际。

最后两句是对社会风气的批评。王济是唐朝宰相,他本应负责检察官员的奢侈浪费,然而石崇等人却过度奢华而不被看重。雕盘和绮席是指这些奢侈的物品,诗人认为这些东西是虚无的。

整首诗通过山姜花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崔元受的思念和对社会现象的深思熟虑。刘禹锡以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比喻,展示了他对友谊和人情的真挚关怀。

  • 《樵人十咏·樵谿》

    山高谿且深,苍苍但群木。抽条欲千尺,众亦疑朴樕。一朝蒙翦伐,万古辞林麓。若遇燎玄穹,微烟出云族。

  • 《登女郎台》

    女郎名字本风流,好与州人作胜游。倘使此台呼丑女,汝阴城里一荒丘。

  • 《句》

    浪痕自记岑彭□,冈势云依陆抗城。

  • 《晓行板桥村》

    水关西路听鸡鸣,岭月初沉晓雾平。人响间闻茅店语,马蹄连上板桥声。悠悠渐喜乡山近,琐琐偏知旅态生。更下长陂说徒侣,天明须趁及先行。

  • 《郑检法久病将起以诗速之》

    诗人贪睡费朝衙,卧看香奁晖碧鸦。已向中秋阻丹桂,莫教重九负黄花。曈曈初日关农事,冉冉闲情近物华。已辨作糕寻故事,速来同醉落鸟纱。

  • 《读唐人愁诗戏作》

    少时唤愁作底物,老境方知世有愁。忘尽世间愁故在,和身忘却始应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