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舍映平湖,皤然一鲁儒。
唯将酒作圣,不厌谷名愚。
兵法窥黄石,天官辨白榆。
行看软轮起,未可号潜夫。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过隐者湖上所居》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蜗舍映平湖,
皤然一鲁儒。
唯将酒作圣,
不厌谷名愚。
兵法窥黄石,
天官辨白榆。
行看软轮起,
未可号潜夫。
中文译文:
狭小的住处映照在平静的湖面上,
这里住着一位朴实无华的鲁儒。
他只以酒为圣物,
并不厌倦被农夫所称为愚蠢的名字。
他研究兵法,窥视黄石的奥秘,
也能辨别天官与白榆之间的差别。
他行走观察,看到软弱者兴起,
但他尚不能称为隐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和他的内心态度。隐士居住在湖边的简陋小屋中,与平静的湖面形成一种和谐的景色。他是一位朴实无华的鲁儒,不追求名利,而是以酒为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不在意被人称为愚蠢,对于世俗的评价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隐士对于兵法、自然和官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观察。他研究兵法,窥视黄石的奥秘,表明他对于军事战略和智谋有一定的兴趣。他也能够辨别出天官与白榆之间的差别,显示出他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洞察力。在行走观察中,他看到软弱者的崛起,但他认为自己尚不能称为真正的隐士,还有待进一步的修行和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和内心态度,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和超脱尘世的精神。隐士选择了简朴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对于功名利禄并不感兴趣。他以酒为圣,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儒家文化相结合,追求精神的升华和自由的境界。
诗中的兵法和天官辨白榆等象征物,展示了隐士对于军事和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显示出他对于智慧和洞察力的追求。行看软轮起,未可号潜夫一句,表达了隐士对自己修行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还未达到真正的隐士的境地,需要继续努力。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隐士精神的追求和对于自由境界的向往。它通过隐喻和意象,传递了一种超然世俗的情怀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樗园谁子言殊允,作诗作贼事相等。苦心取境破天悭,妙手穿窬探椟蕴。化工意态秘自珍,讵知天定还输人。偶然漫与愁花鸟,厅绝诗成泣鬼神。此中窃亦分钩国,狡狯偷天比狐白。诛求造物不伤廉,岂复贪多须戒得。偷势终看落下乘,卑无高论皎然式。昌黎窥盗向陈编,太息佳人为钝贼。
奔逸闻千里,飞腾见九迁。禁途才咫尺,玉节屡回旋。看即自天下,催归夜席前。如怜落鸢外,为遣反驱边。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忆昔京华聚首时,大兄常念阿连痴。别来相望天涯远,长诵对床风雨诗。
歌阕樽残恨起偏,凭君不用设离筵。未趋雉尾随元老,且蓦羊肠过少年。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羽书正急征兵地,须遣头风处处痊。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客心无限事,愁雨不堪闻。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刘郎亦多恨,诗忆故山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