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时在荐福寺坐夏)》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焰谕三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作者介绍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时在荐福寺坐夏)》的中文译文如下:

莲花出水地无尘,
中有南宗了义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
还将阳焰谕三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
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
西方社里旧相亲。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赠予灵彻上人以诗代书的情景。莲花出水是极为清净的象征,而其中又有了一个了义的南宗人。已经借着书籍得到了一半的教益,将来还会把太阳的光辉传达给这位上人的三个身体(指身体、言语和心念)。

碧云飞处,指在清净的环境中,这里的诗更加美丽动人。白月圆时,指当思想境界达到圆满时,就可以获得真实的信仰。并且特别喜欢打开经书,以销除内心的烦恼,因为在西方社里,曾有过相互结交的过往。

整首诗以清净和信仰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向灵彻上人学习佛法的敬意,并表达了对清净和真实信仰的向往。开卷能寻求心灵的舒畅和宁静,是对信仰的追求和向往的表达。诗中所说的西方社,指的是曾经在一起修行的地方,可能是作者和灵彻上人曾经一同修行的寺庙。通过这首诗,作者向灵彻上人表示自己仍怀有敬意,并且希望继续在信仰和佛法的道路上有着联系和交流。

  • 《子陵》

    三聘玄纁莫可辞,此行为满故人思。一宵共榻论心事,却被司天太史知。

  • 《西楼夕望》

    夜郎城裹叹途穷,赖有西楼著此翁。溪鸟孤飞寒霭外,野人参语夕阳中。苍天可恃何曾老,白发缘愁却未公。俗态十年看烂熟,不如留眼送归鸿。

  • 《携具邀诸子重过东村别业六首》

    分火疏篱外,闻鸡曲巷中。烟云如恋主,田舍得称翁。林止留槐绿,霜将酿柿红。前期俄匝月,惆怅岁时空。

  • 《观汤泉,白龙池,小憩祥符寺》

    怪石如屯虎豹关,仙家真与白云闲。九州图迹夸谁胜?万古乾坤只此山。丹臼半余岙冉冉,汞泉分出水潺潺。手摩苍藓看题字,先正高风不可攀。

  • 《观猎》

    马缩寒毛鹰落膘,角弓初暖箭新调。平原踏尽无禽出,竟日翻身望碧霄。

  • 《四月二十日书二首》

    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休惜飞驰春过眼,但求强健酒盈巵。枇杷着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