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雁门北,不胜南客悲。
三边上岩见,双泪望乡垂。
暮角云中戍,残阳天际旗。
更看飞白羽,胡马在封陲。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度东径岭》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又过雁门北,不胜南客悲。
三边上岩见,双泪望乡垂。
暮角云中戍,残阳天际旗。
更看飞白羽,胡马在封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武元衡在雁门北地区度过的一段经历。他再次穿越雁门北地,不禁感叹南方的客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看到山岩上有南方客人留下的痕迹,并看到他们双眼中流淌下思乡的泪水。在黄昏的角楼中,他看到戍卫者站在云雾中,迎着残阳升起的旗帜。他进一步观察,看到南方的白羽飞翔,那是胡人骑着马匹在边境巡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雁门北地的景象,表达了南方客人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和边境的军事氛围。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要点:
1. 对南方客人的描绘:诗中的"南客"指的是来自南方的客人,他们在雁门北地区留下了痕迹,展现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不胜南客悲"这一句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悲伤和思乡之情。
2. 山岩和泪水的意象:"三边上岩见,双泪望乡垂"这两句描绘了山岩上留下的南方客人的痕迹以及他们因思乡而流下的泪水。这一意象表达了客人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3. 黄昏的角楼和旗帜:诗中提到的"暮角云中戍,残阳天际旗"描绘了黄昏时分,戍卫者站在云雾中,迎着残阳升起的旗帜。这一景象凸显了边境地区的军事氛围和田野边界的存在。
4. 胡马和飞白羽的意象:最后两句"更看飞白羽,胡马在封陲"表达了作者在边境地区看到的胡人骑着的白马,它们在封锁边境的地方巡逻。这一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边境的战争氛围和边界的封闭状态。
通过以上的描绘和意象,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南方客人的同情和理解,同时展现了边境地区的军事氛围和边界的封闭状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塑造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边境地区的所见所感,并引发对战争、边界和思乡之情的思考。
西风吹步上云衢,万竹深围一草庐。分付儿童勿轻剪,蜀溪风月正关渠。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祷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处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诚格,立使风雷布九州。
灵鉴匪远,诚心肃祗。是孙是享,俎实孔时。礼行乐奏,肸乡是期。云车风马,神其燕娭。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净明斋宿近初庚,西蜀东吴一世英。行径九盘山荦确,流泉百折玉琮琤。频飞兕斝颜俱渥,细听犀谈座为倾。觞咏直多幽兴足,未应不饮似公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