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溪破无干地,浸著床头湿著书。
一个月来山水隔,不知茅屋若为居。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雨中寄东溪韦处士》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中溪破无干地,
浸著床头湿著书。
一个月来山水隔,
不知茅屋若为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处士(指隐居山野的士人)寄给东溪韦处士的情景。诗中描述了雨中溪水破坏了士人的田地,淹湿了他的床和书。一个月来,山水隔绝了他们的交流,使得诗人不知道东溪韦处士是否依然居住在茅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雨中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雨水冲毁溪边的田地,湿透了士人的床和书籍。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凸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诗中提到一个月来山水隔绝,表达了诗人与东溪韦处士长时间没有见面的遗憾之情。这种隔绝不仅是地理上的隔离,更是心灵的分离。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望。
最后两句“不知茅屋若为居”,表达了诗人对东溪韦处士现状的疑惑。诗人不确定东溪韦处士是否还住在茅屋中,也暗示了唐代士人隐居山野的生活方式。茅屋象征着简朴、与世隔绝的居住环境,与士人的隐逸之志相符。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雨中的景象和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
眼明双白鹭,身隐一黄牛。玉辔章台陌,可怜供百忧。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常日锦囊犹有句,况从三十六峰来。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折筍肥梅飣坐,涎蜗斗蚁上梁。雨工莫贾余勇,留乖稻花半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