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塞上逢故人》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战在身的我,遇见了白发的故人。
何时才能获取家乡来信,每天都在盘算回程。
骑马登上寒冻的垄岗,驱羊进入废弃的城池。
羌笳吹奏三两曲调,人们陶醉在海西的军营。
诗意和赏析:
《塞上逢故人》描绘了塞上战场上的士兵的生活。诗人通过叙述士兵逢故人的情景,表达了他在边疆履行兵役的艰辛和忧虑。
诗词开篇即点明主题,主角是身负百战之身的诗人,他在边疆战场上偶遇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故人。这位故人可能也是曾为国家而战的老兵,他们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相逢,彼此心生感慨。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通过描述其每天都在盘算回程和期待家乡的信件,凸显了边塞战士离乡背井、思乡之苦和无尽的回家愿望。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描述自己骑马登上寒冷的垄岗,驱羊进入废弃的城池。这些描写突出了他所处战场的艰苦环境,以及曾经繁华的城池如今的荒凉景象。这些景象无疑进一步展示了塞上战斗的残酷现实。
最后,诗人描写了羌笳吹奏的曲调。羌笳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常常用来表达哀思和战斗之情。人们在这种曲调的陶醉中,忘却了艰辛,也许是为了暂时逃避或安抚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塞上战场上士兵的辛苦、思乡之情和对战斗的苦楚。诗中的凄美情怀和边塞战士的形象,使人无不为之动容,也见证了唐代文人对边塞生活的不尽赞美和思考。
三聘玄纁莫可辞,此行为满故人思。一宵共榻论心事,却被司天太史知。
夜郎城裹叹途穷,赖有西楼著此翁。溪鸟孤飞寒霭外,野人参语夕阳中。苍天可恃何曾老,白发缘愁却未公。俗态十年看烂熟,不如留眼送归鸿。
分火疏篱外,闻鸡曲巷中。烟云如恋主,田舍得称翁。林止留槐绿,霜将酿柿红。前期俄匝月,惆怅岁时空。
怪石如屯虎豹关,仙家真与白云闲。九州图迹夸谁胜?万古乾坤只此山。丹臼半余岙冉冉,汞泉分出水潺潺。手摩苍藓看题字,先正高风不可攀。
马缩寒毛鹰落膘,角弓初暖箭新调。平原踏尽无禽出,竟日翻身望碧霄。
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休惜飞驰春过眼,但求强健酒盈巵。枇杷着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