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早秋宿崔业居处》

从来席不暖,为尔便淹留。
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上帘宜晚景,卧簟觉新秋。
身事何须问,余心正四愁。

作者介绍

秦系,字公绪,会稽人。天宝末,避乱剡溪,北都留守薛兼训奏为右卫率府仓曹参军,不就。建中初,客泉州,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余章,俗传东晋时所植。系结庐其上,穴石为研,注《老子》,弥年不出。张建封闻系不可致,请就加校书郎。自号东海钓客,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答。权德舆曰:“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其后东渡秣陵,年八十余卒。南安人思之,号其山为高士峰。诗一卷。

作品评述

《早秋宿崔业居处》是唐代秦系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崔业的居所中度过早秋的景象和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从来席不暖,为尔便淹留。
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上帘宜晚景,卧簟觉新秋。
身事何须问,余心正四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崔业的居所为背景,通过描绘早秋的景象和抒发心情,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和忧愁之感。

诗的开篇写道:“从来席不暖,为尔便淹留。”作者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温暖的席子,却为了你而留在这里。这里的“尔”指的是崔业,表达了作者对崔业的深情和牵挂。

接下来的两句“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表达了作者与崔业相聚的喜悦之情。鸡黍是指用鸡肉和谷物做成的食物,这里表示作者与崔业共进晚餐,共享天伦之乐。云山则是指作者和崔业一起游览过的山川,这里表示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接下来两句“上帘宜晚景,卧簟觉新秋。”描绘了作者在崔业的居所中感受到的秋天的气息。上帘指的是拉起窗帘,享受秋天的美景。卧簟指的是躺在床上,感受到了初秋的凉爽。这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季节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

最后两句“身事何须问,余心正四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之情。作者说自己不需要问及身边的事情,因为他的心中正被四种忧愁所困扰。这里的四愁可以理解为思乡之情、离别之苦、形单影只和未来的不确定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早秋的景象和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崔业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忧愁之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季节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感情世界,又反映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吴少由惠诗百篇久未及谢又以委贶勉次来韵》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 《早秋江行》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 《渔父》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 《句》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 《送僧在己归秀州》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 《咏史诗》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