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
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
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
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
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作者介绍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作品评述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是皇甫冉写给独孤绍之游玩法华寺的诗。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
告别从君县城,回忆着过去的山川。
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到处游览寻求道观,已经有3000个界限,已经有500年了。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
岩石上回响马儿驰骋,树木上旗帜连绵。
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阁影映在空中的山石上,松树声响伴着喧闹的泉水声。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
开门见到初级的地方,低头可接触到天空。
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四季的春光充满了空间,古代的楼台建筑保存完好。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
群山竞相展示各自的绿意,百谷会聚风和烟雾。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香象一直随和僧人,吉鸟报告访客的到来。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
心胸清澈地度过休闲的日子,敬重地向好友致敬。
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佛法证明无生命的思考,诗歌成为雅致的篇章。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人们殷切期待已久,我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诗意: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人物行迹以及佛法的智慧,展示了作者对友谊、传统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山川的变幻、楼台的古制、松树的声音、泉水的喧嚣,传达了自然的美妙和恢弘。作者以清雅的笔调,表达了对友谊和良缘的敬重和珍惜之情。最后,作者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山川依旧,向读者展示了人生的不变和持久。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句描绘了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感慨。诗中的山川、楼台、松树和泉水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给人一种宏伟和安宁的感觉。同时,诗人对友谊和传统的敬重也反映在诗中,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情感。诗人对友谊和人生的探索也是诗歌的主题之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对友谊的思考,诗人给读者带来了思考和感悟的空间。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独特的风格和对自然、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值得欣赏和品味。

  • 《喜迁莺 贺人生第三子 尧山堂外纪卷六十六案》

    古今三绝。唯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崛。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欢惬。况正是,三月风光,好倾杯三百。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但笃三馀事业。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亲朋庆,看宠加三锡,礼膺三接。

  • 《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 《酬周相公见赠》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幸生白发逢今圣,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 《野望》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 《大悲观音栴檀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