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成迁客,思归不见乡。
游吴经万里,吊屈过三湘。
水与荆巫接,山通鄢郢长。
名嗟黄绶系,才是白眉良。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
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译文:
为何成为迁徙的客人,思念归乡却未能见到家乡。漫游吴地经过万里远途,慰藉屈辱途经三湘。江水与荆山相接,山脉通向鄢郢长城。唏嘘黄绶系着的名声,才华出众如白眉良士。我独自怀着对南枝的思念之情,应当思念北方飞翔的雁群。忧愁之时,尽情沽饮楚地的美酒,不要让乌发凝结成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皇甫冉创作的,题为《送从弟豫贬远州》。诗人通过表达主人公从弟贬官并远赴袁州的遭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之情。
诗中的主人公成了外地漂泊的客人,无法回到故乡,思念家乡却不能实现。他孤独漫游吴地,经历了许多磨难和屈辱。他游历了许多地方,沿途经过了三湘之地,见到了江水荆山相接的景色,最终到达了鄢郢长城。诗中的“黄绶”指的是高官的服装,诗人唏嘘不已,对贬官的主人公感到惋惜。他认为主人公才华出众,但却因为某种原因而受到了贬官之灾。
然而,主人公并没有沉沦于自己的命运之中,而是怀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独自在异乡怀念着自己的故乡,感叹北方的雁群飞翔,而自己却无法回家。在忧愁之时,他选择沽饮故乡的美酒,用酒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不让自己像寒霜一样凝结。
整首诗描绘了主人公离乡背井的遭遇和思乡之情,通过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这首诗词寄托着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表达了一种离乡别井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