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
绿窠攒剥藓,尖硕坐鸬鹚。
水底看常倒,花边势欲欹。
君心能不转,卿月岂相离。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诗词:《送李卿,赋得孤岛石(得离字)》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
绿窠攒剥藓,尖硕坐鸬鹚。
水底看常倒,花边势欲欹。
君心能不转,卿月岂相离。
中文译文:
一块高峻的山石,耸立在小池塘边。
绿色的苔藓堆积,尖峭的岩石上停驻着鸬鹚。
水底景象常常颠倒,花边的景色似乎欲倾斜。
你的心能够不转移,而你李卿的月亮又怎么可能分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以得离字的押韵,写送别李卿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孤岛上的景象,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和情感。
诗中描绘了一片孤独的山石,耸立在小池塘边。这里的"他山石"在形容孤岛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李卿之间的分离。绿色的苔藓在岩石上积累,尖峭的岩石上停留着鸬鹚,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孤寂、落寞的意象。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水底景象颠倒,花边景色欲倾斜,隐喻了内心的不安和离愁。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份希望和坚定:诗人问道“君心能不转”,表示对李卿内心不改的信任,而“卿月岂相离”则意味着诗人认为即使月亮有离散的时刻,也不会是永久的分离。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抒发了诗人对李卿的思念和别离之情。通过山石、苔藓、鸬鹚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将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融合,使诗词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寓意,展现了唐代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五十年间事,浑如晓梦馀。三郎南内里,何况老家奴。
汉祚惟永,神功中兴。夙驱氛祲,天覆黎蒸。三光再朗,庶绩其凝。重熙累叶,景命是膺。
池口至海口,望望三舍外。辰发莫已到,回首西日在。风师肯怜客,祖道烦一嗌。我舟疑凌虚,楚山真历块。蜚鸣相让疾,惊浪乃弗逮。穷涂坐局缩,颇尝得此快。遄迈自本图,阙供恐贻悔。未办问村胶,且计具薪菜。
银潢仙仗,离多会少,朝暮世情休妒。夜深风露洒然秋,又莫是、轻分泪雨。云收雾散,漏残更尽,遥想双星情绪。凭谁批敕诉天公,待留住、今宵休去。
秋日楼台在空际。画解声沈,历历寒更起。深院黄昏人独自。想伊遥共伤前事。懊恼当初无算计。些子欢娱,多少凄凉味。相去江山千万里。一回东望心如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