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
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
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
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
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
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
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
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
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往富平伤怀》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失去权势后的悲伤和内心的无依无靠感,表达了他对过去光辉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痛苦.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早晨起床,凌严的霜已经降临,我悲恸地站在素帷(帷幕)之前痛哭。乘坐车子行走百里的路途,我感到伤心和痛苦,不知何为之故。昨天我还在贵族官府工作,城中的人们常常看着我驰驱而过。出门时无忧无虑,回到家中也充满喜悦。而今天我却闭关在竹帘之后,只听到孩童的悲伤哭声。作为一个丈夫,我必须外出工作,但我内心却无所凭靠。我心中的痛苦已经深入骨髓,寒冷时刻加倍折磨人。孤零零的车马行经的路冷冷清清,我回首望去,逡巡而迟缓。狂风突然吹断了田野间的草木,雁鸟嘹亮地升起。曾经与我一起走过的人,如今独自前往,我又怎能知晓他们的境遇。
诗意和赏析:
《往富平伤怀》是韦应物的哀怨之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灵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诗人在诗中以个体的悲怀之情,折射出整个唐代士人在政治沉寂、权势消退后的无奈和困顿。
诗中运用冷峻的自然景象,如凌霜、狂风和孤寂的路途,与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相呼应。他痛苦地感叹过去的荣耀已经消逝,人们对他的崇敬和赞美也逐渐消弭。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提醒读者时光易逝,荣华富贵如梦一场。
《往富平伤怀》以个人的心境写出了整个时代的迷茫。它创造了一种寂寥的氛围,诉说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表达了唐代士人在政治上的困顿和无奈。整首诗凄凉而真切,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叹。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白首归看旧种公,十年相别此相逢。近疎面会因多雨,似隔天涯只一峰。数树绿烟铺薜荔,半池红露泣芙蓉。故乡迢递故人少,江北江南思万重。
得得朱输到此山,迟留共爱此幽閒。人生胜事惟行乐,休问黄梁一爨间。
父母非亲亲是谁,双眸烱烱带双眉。含元殿上不相识,正是岷峨相见时。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酒痕衣上杂莓苔,犹忆红螺一两杯。正被绕篱荒菊笑,日斜还有白衣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