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
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
端居喜良友,枉使千里路。
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
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
梦远竹窗幽,行稀兰径合。
旧居共南北,往来只如昨。
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这首诗词《答李博士》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休息放松去远离繁忙的人群,从高斋中走出来到林边的末端。
晴朗的山上有很多碧绿的峰峦,明亮的气息仿佛秋天的清晨。
在这清闲的住所中喜欢和朋友共度时光,却无意中将他们远道相邀。
写信的时候已经是夏天,信封刚打开却已经是秋天了。
屋檐上的小鸟已经在欢快地飞翔,荷花上的露水已经发出沙沙的声音。
梦境中远处的竹子摇曳着窗幽,走过的小径上合掌的兰草已经稀少。
过去的住处在南方和北方,往来的只有像昨天一样的短暂。
问问你现在为了谁而来此,日夜在清洛度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韦应物对自然、友谊和时光的思考和感悟。诗人在休息期间离开繁忙喧嚣的人群,来到高斋附近的林边,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诗中描述了山峦的景色和朗朗的气息,给人以明亮和清新的感受,仿佛是秋天的早晨。他心情愉快地在这宁静的住所中和朋友共度时光,却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因为他远道相邀他们来,却不能多陪他们一些时间。
诗人提到了写信的事情,他在夏天写好了信,但是当他打开信封时已经是秋天了,这种感叹时光流逝的情绪贯穿整首诗。诗中还描写了屋檐上飞翔的小鸟和荷花上的露水,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而诗人在梦中看到的远处的竹子和小径上的兰草,显示出他对遥远的事物和美好的向往。
最后,诗人询问:“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清洛是洛阳的别称,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他们现状的关注。诗人感叹时光的匆忙和往事的短暂,也表达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友谊和人生流转的深深感受,以及对时光的思考和反思。
四阿有严,神既戾止。佃物虽们,洁诚惟已。有来振振,相我熙事。载酌陶匏,以成毖祀。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麦生宜配卧沙羊,鹅炙仍便碧酒香。陡觉今年好冬节,朝来红日为谁长。
金明驰道柳参天,投老重来听管弦。饱食太官还惜日,夕阳临水意茫然。
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閒。数声离岸舻,几点别州山。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