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
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题长安主人壁》中文译文:长久荒废南山的田地,卑微地陪伴在东阁贤人的身边。想要随平子去开垦甘泉,但仍未能实现。床头堆满了琴书,拉开帷幕远望连绵的山岭。我来好像就是昨天,庭院的树突然响起蝉鸣。匆匆地织布的寒冷女子,感受到秋风一样长久。到了九月份要给我授衣服了,可是没有人肯给我一件衣服。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孟浩然在唐代时期写的。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柔弱和无力感。孟浩然是一位官僚,但却没有被重用,因此他对于自己的职业和命运感到失落和无奈。他希望能够随着贤臣平子去甘泉,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愿望。
诗中以田地为象征,表示孟浩然荒废了自己的事业和职位,但仍然想要重新振作。床头堆满琴书,表明孟浩然深知自己的才华,但却无法得到重视和认可。
诗中还描写了孟浩然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庭院的树鸣蝉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之感。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孟浩然希望得到重用和关爱,但却没有得到回应和帮助。
这首诗表达了孟浩然对自己处境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于理想生活和志向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反映自己的心境,孟浩然巧妙地表达了他的情感和思考,并表达了对于社会的期待和对于自己未来的希望。
西风动行色,诗景绕征鞍。赤甲悬危壁,黄牛泻急湍。猿声云背落,山势马头盘。天险须人守,毋辞蜀道难。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巅。驱驰非取乐,按幸为忧边。此去如登陟,歌楼路几千。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陪孤櫂晓溪行。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饶人半日程。愁对梅残初话别,懒看桃艳欲欣荣。红尘未踏心先退,不是宵长故独醒。
旱後催科恼杀侬,且随尺一解而东。灵山忽近西山远,回首新吴一梦中。
晓参横没月沉烟,寺鼓军刀隐隐连。初暖欲归池中地,剩寒犹属陇梅天。遥帷曙气春篝烛,病榻邪风袭贡绵。犹意王筠斋壁咏,玉蠩霏溜破霞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