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诗词中文译文:

陪伴张丞相自松滋航往江东泊渚宫。

放下围脖离开松滋,登上船让船家驾船。

怎敢忘记经济的日子,不惮怕寒冷的时刻。

洗净头巾绝不仅仅是古代的追求,濯净缨绳重在此刻。

治理国家成为个人责任,机械的噪声中鸟儿从不犹豫。

云雾凝聚在孤岛上,江山辨别四方。

夜晚来临,风微微地变得急促,冬至的日子渐渐变长。

腊月的雷鸣声惊动梦中的云雾,渔歌激荡楚辞。

渚宫究竟在哪里,夜幕降临欲安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作品,描述了陪伴张丞相从松滋航往江东泊渚宫的情景。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江湖平静的景致和季节的转换,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和个人责任的思考。

诗人在诗中以放溜下松滋为始,从而打开了诗意的序幕。他登上船只,命令楫师驾驶船只,向张丞相的目的地——江东的渚宫出发。

在描述登船之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经济日子和寒冷时刻的思考。他不忘记过去的经济状况,也不惧怕寒冷的时刻,体现了他对生活困境的坚韧与勇气。

诗人接着提到洗净头巾和濯净缨绳,表达了对自身修养和追求的思考。他认为洗净头巾不仅是古人的行为,而是在任何时刻都需要去追求清洁与美好,濯净缨绳也一直重要。

诗人用“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表达了对国家政治和个人责任的思考。他认为治理国家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同时也提到机械噪声中的鸟儿没有犹豫,有时候我们需要像鸟儿一样勇敢行动。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孤岛上云雾的凝聚和江山的辨别,以及晚风的急促和冬至的日子渐长,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四季交替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

最后,诗人提到腊月的雷鸣声惊动梦中的云雾,渔歌激荡楚辞,以及渚宫的位置不确定,夜幕降临欲安之,给人一种神秘而安静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政治和个人责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塑造了一幅美丽而深刻的画面,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 《感钱王战台》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 《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 《维阳怀古》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 《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 《和子仪送箭筍二首》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 《唐多令 寄远》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