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是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鹤栖息在青色的岩石上,幽居处有隐士。
台阶庭院空无一物,只有水和石头,林木和山谷中已听不见樵夫和渔民的声音。
岁月已使青松树老去,风霜则使竹子稀疏。
看到这种景象,让我怀念过去的生活,产生离去的想法,并返回自己的小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幽静的隐居之地,并表达了孟浩然对过去时光和青春的怀念之情。白鹤栖息在岩石上,象征着隐士的高尚和纯洁,而青松和竹子则象征了隐士的孤独和坚韧。通过描绘这样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烦恼和厌倦,对隐居和归隐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清新的笔墨,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的白鹤、青岩、水石、林壑等自然景物都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使整首诗显得清新自然。诗人对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有着深深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逃离现实繁杂和归隐山水的向往。通过与自然景物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隐居生活的认同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隐士意识和哲人情怀。整首诗思绪宁静,气氛幽深,读来可使人心境开阔,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先生文章擅经纬,战法渊源如孔子。当时蜒獠沸溪洞,一扫蛮风净如水。胸中气压万人将,亿万貔貅资餽饷。汉家火德接天弦,秘计奇谋堪任相。愿公飞章告天子,敌疾如风走如鬼。
家风本韦布,生事但渔樵。惯就下乡食,莫烦东阁招。
寻春同出郭,下马问禅栖。花梵流清霭,云钟度远溪。山形关塞北,日影树林西。老衲能留客,归途浑欲迷。
相慕。酒家女。巧笑明眸年十五。当垆春永寻芳去。门外落花飞絮。银鞍白马金吾子。多谢结裙情素。
水瓶石砚。败壁蜗书篆。窗下日舒缝衲线。屋角晚风飞霰。上元灯火佳时。长廊语笑追随。高卧一番纸帔,觉来月贯南枝。
几年埋玉蓝田,绿云翠水烘春暖。衣薰麝馥,袜罗尘沁,凌波步浅。钿碧搔头,腻黄冰脑,参差难翦。乍声沈素瑟,天风佩冷,蹁跹舞、霓裳遍。湘浦盈盈月满。抱相思、夜寒肠断。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幽韵凄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粲迎风一笑,持花酹酒,结南枝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