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王大校书》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
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
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送王大校书》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别王大校,描绘了江水东去,诗人解舟为行宴,雨云无情,意境凄美。

诗中,孟浩然在导漾自嶓冢的景色中,写出江水东流到汉川的情景。此后,他描述了王大校这次离别的场面,诗人解舟开筵款待王大校,然而云雨来临,诗人和王大校不得不分别。最后,诗人寄出尺书,希望时常寄情于鲤鱼传达对王大校的思念。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导扬自嶓冢,
东流为汉川。
王大校有心意,
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此别,
树端心似远。
一封书不吝啬,
传递我对鲤鱼的期望。

这首诗在情感上非常凄美,通过描述江水东去,王大校的离别和雨云来临,表现了诗人对别离的无奈和思念之情。诗人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对比,展现出离别时的伤感和无奈感。

诗人通过描述导扬自嶓冢的景象,描绘了江水东流到汉川的画面,表达了时间不可逆转和人事皆随流转的哲理。诗人用解舟开筵来展现诗人对王大校的真诚款待和离别时感情的交汇。最后,诗人寄出尺书,希望通过鲤鱼传达对王大校的思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别离的无奈。

整首诗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描写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思念和对别离的无奈,以及对命运流转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 《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小雨留春春未归,好花虽有恐行稀。劝君披取渔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以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 《秋移宛丘牡丹植圭窦斋前作二绝不秬秸和》

    共我辞家似旅人,栽培莫怪倍殷勤。明年太昊城中色,来作齐安江上春。

  • 《雨土》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 《六十六》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 《岁日赠拒非》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