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舞开。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中文译文:
主人有了新的府邸,相国的旧的池塘台子。府邸是为了招募贤才,舞楼则是为了教授舞蹈。贵族的车马已经离去,箫和管的乐声才刚刚传来。在今天的龙门下,谁能知道文学和才华的价值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的新府邸和旧池塘,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景观和活动。诗人通过这些景观和活动,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府邸象征着官员的权力和地位,而池塘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招募贤才和教授舞蹈表明主人对文化和才华的重视。然而,府邸的繁华已经散去,只剩下寂寞和空虚。新的一天开始,谁又能理解文学和才华的价值呢?
这首诗通过对景观和活动的描绘,传递了时间流逝和人事易变的主题。在宏大而壮观的府邸和池塘背后,揭示了人类的虚荣和努力的虚妄。诗人让读者反思人生和社会的变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一切的虚幻。
诗中的龙门可以理解为寓意昇迁、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地方。通过提问“谁知文举才”,诗人既探讨了命运和机会的主题,也反思了社会对于文学和才华的忽视。诗人可能在借古讽今,对时代的局限和社会的迷茫抱有一种无奈和警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府邸、池塘和活动的描绘,传递了人事易变、虚妄和时光流逝的主题,同时也抱有对时代和人才的思考和忧虑。
小雨留春春未归,好花虽有恐行稀。劝君披取渔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以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共我辞家似旅人,栽培莫怪倍殷勤。明年太昊城中色,来作齐安江上春。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