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
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
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
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
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译文:
走出东山眺望汉川(一题为到汉川时写)。
这个陌生的县城不是我的家乡,连山都被绿色的篁竹覆盖。
广阔的平田从城门外延伸不远,蜿蜒的山路向云的尽头延伸。
万条山壑汇入大汉江,千座高峰舒展在天边。
猿猴的叫声在楚峡中回荡,人们的谈话带着巴乡的口音。
岩石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胡椒树,藤蔓间悬挂着蜂房。
雪还未完全融化,晨雾逐渐消散,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大地。
经历了长途跋涉的征马已经疲惫不堪,但我的归帆深深地爱着这遥远而苍茫的目标。
坐在溪滨欣赏着沿溜而下的水流,远处的桑树看起来更加青翠。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写了一个行至汉川的景色,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
诗歌的开篇,诗人以“异县非吾土”来形容到达的地方是一个陌生的县城,自己并非这里的居民,体现了一种旅行者对陌生地域的感慨。接着,诗人以连山尽绿篁的景象描绘了县城周围的山峦和茂密的竹林,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生机。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从平田出发,登上盘坂,进入云长的山路景象。用“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形容汉江和苍茫的高山,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辽阔。
在第三段,诗人通过“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描绘了楚峡中猿猴的叫声和带着巴乡口音的人们的谈话声,展示了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在最后一段,诗人用“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形容早春时节的景象,用“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表达了艰辛旅途中的疲惫和对归家的渴望。最后,诗人坐在溪滨欣赏沿溜而下的水流,看到远处翠绿的桑树,表达了对美丽自然景色的喜悦和享受。
整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心境变化,以旅行者的视角展示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的壮丽和迷人之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旅行经历,感受到了旅途中的喜悦和疲惫。
慈皇天临,睟表怡怡。钦哉圣子,亲奉玉卮。丰抃嵩呼,欢浃华夷。迩臣捧同,是恪是祗。
曲江有病客,寻常多掩关。又闻马死来,不出身更闲。闻有送书者,自起出门看。素缄署丹字,中有琼瑶篇。口吟耳自听,当暑忽翛然。似漱寒玉冰,如闻商风弦。首章叹时节,末句思笑言。懒慢不相访,隔街如隔山。尝闻陶潜语,心远地自偏。君住安邑里,左右车徒喧。竹药闭深院,琴尊
士生始志学,固为圣人徒,人人可稷契,世世皆唐虞。仰事与俯育,治道无绝殊。孔孟之所传,世俗顾谓迂。申韩尚刻薄,老庄竞虚无。尔车非不良,盍行九轨途。
万事关心两鬓秋,柳灰何用苦文羞。无情霜雪催年少,閒似青山犹白头。
邀客十分饮,送君千里归。情随绿水去,目断白鸥飞。松菊今应在,风尘昔已非。维舟待夜月,能不重依依。
□岩峭□色斓斑,云叶烟萝□□□鬟。疑有仙琚时会集,唾珠霏屑落人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