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
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后游乡校,乃感悔修饬。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衆惊问,子昂曰:“余善此。”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奉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赋工之伎,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百轴徧赠会者。一日之内,名满都下。擢进士第。武后朝,为灵臺正字。数上书言事,迁右拾遗。武攸宜北讨,表为管记,军中文翰,皆委之子昂。父为县令段简所辱,子昂闻之,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繫狱中,忧愤而卒。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骈丽秾缛,子昂横制颓波,始归雅正,李杜以下,咸推宗之。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中文译文:观赏荆山上的玉石,这里的的鸱夷玉呈现出双色,一种有黑斑点的黑色和白色。这种玉石被定价千金,但却没有人知道它的真实价值。即使是用丹青画出的它的图案,也无法完全还原它的颜色,因为玉石的重量和质地都有所不同。不要相信玉石工匠的话,只会使荆国的人们更加悲痛。
诗意:这首诗以观赏荆山上的玉石为背景,探讨了玉石的真实价值以及众人对其的观念和价值评判的误导性。玉石的价值难以准确衡量,即使是专家也却无法确定真正的价值。而一些玉石工匠的夸大宣传和误导,使人们对玉石的认知更加困惑和迷惑。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虚假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反思,以及对于荆国人们被误导所表现出的悲伤和无奈。
赏析:这首诗以简约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对于价值的偏误和对外在表象的盲目追求。诗人通过描写黑白两色的鸱夷玉以及玉石工匠的夸大言辞,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质疑,并试图唤醒人们对真实价值的关注。诗中的荆国人,代表了广大人民,他们被虚假的言辞所迷惑,造成了对价值的误解和失落。整首诗以玉石为喻,探讨了价值标准和众人观念的偏误,呼吁人们要有批判的思维和对真实价值的准确判断能力。这首诗以简短有力的表达,引发读者对于价值观念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