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
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
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

展力惭浅效,衔恩感深慈。
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
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

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
吕梁有出入,乃觉非虚词。

中文译文:
夏日奉命去南海,在道路中作诗

心怀感叹,千万里的旅途,炎炎烈日当头。
鸟儿飞走躲入深林,水流辉煌可能会产生瑕疵。
旅途虽然辛苦,但我内心依然快慰。
尽忠职守是为公家,酬谢庆典也及私人事。

展示本身力量惭愧功效浅薄,恩情感激之至深。
且愿践行正义如汤火般热烈,何况无鬼神欺瞒。
早晨启程出发登高山,傍晚抵达长江畔。
秋季的疟疾不足为我担忧,夏日的水之所归何必怀疑。

相信知道境况存留者,只需问问自己内心所在。
吕梁山有来去,才觉寥寥文字并非虚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张九龄的作品,讲述了夏天奉命前往南海的旅途中的心境和感受。
首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缅然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旅途,而正值夏季三伏天,酷热难耐。然后,诗人提到了途中的深林和水流,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和不确定性。诗人表示虽然旅途艰辛,但他内心依然感到愉悦和满足。这表明诗人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态度,充满了对事业和个人生活的热爱和奉献。
诗人还强调了自己尽忠职守为公众服务,同时也要关心私人事务,并表达了对别人的感激之情。这体现了诗人的为人之道和对社会的理解和责任感。
诗人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力量来弥补自己表现不足之处,同时也希望能够拥抱正义,不受任何欺骗和压迫。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早晨出发登高山,傍晚抵达长江畔,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最后,诗人表示不担心秋天的疟疾,也不怀疑夏日的水源。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有信心,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通过这首诗,作者展示了他对职责的忠诚、对人情的感激、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对自我的坚定。同时,诗人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追求人生意义的精神。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