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气习窭儒生,壮士襟期老典刑。
疾俗如仇几扫迹,贪书若癖至忘形。
风云未会心先冷,水石无游眼不醒。
独据清高天所忌,吟边分我小鸥汀。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张功甫见赠丁藁》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王孙气习窭儒生,
壮士襟期老典刑。
疾俗如仇几扫迹,
贪书若癖至忘形。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曾丰对丁藁的赞美。丁藁出身王侯之家,但却十分谦逊,不以世俗之物为意,而专心学习儒家的经典,有着壮士般的胸怀和坚定的信仰。他憎恶世俗的风气,常常扫除痕迹,追求纯粹。他对书籍的渴望超越了一般的爱好,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风云未会心先冷,
水石无游眼不醒。
独据清高天所忌,
吟边分我小鸥汀。
诗词中描绘了丁藁内心的孤高和深沉。他对世俗的事物和人情冷漠,不受外界的风云所动,形容他心境冷静。他专注于自己的学术修养,不受外界干扰,如同不被水石所迷惑。丁藁独自坚守着纯粹的学术追求,这种态度引起了上天的忌惮,但他仍然坚定地在边地吟咏,犹如在小鸥飞翔的汀岸上分发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词通过对丁藁的描写,赞美了他超脱尘世的品质和对学术的热爱。他不被世俗的追求所动摇,专心致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的孤高和坚守引起了诗人的钦佩。这首诗词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丁藁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曾丰对于儒家学说的推崇和对纯粹学术追求的崇高评价。
鲲鹏振翼初九万,楩楠归根终数寸。稚须有发老有收,养之各要适欺发。三儿读书翁卧听,生涯固有何所营。功名羞从奇道取,文学厌与今人争。谁揭此斋函二意,翁养其恬儿养锐。今虽异养后同功,一本庄椿三郄桂。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三月三日天气新,著处繁华矜是日。明日萧条尽醉醒,碧窗宿雾蒙蒙湿。南极老人自有星,挂君高堂之素壁。仙人玉女回云车,万草千花动凝碧。奇祥异瑞争来送,麟角凤嘴世莫识。酒肉如山又一时,满堂宾客皆叹息。正是江南好风景,苑中万物生颜色。遮莫邻鸡下五更,且将款曲终今夕。
绿水缬清波。青山绣芳质。落景皎晚阴。残花绮余日。白沙澹无际。青山眇如一。伤此物运移。惆怅望还律。白水田外明。孤岭松上出。即趣佳可淹。淹留非下秩。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奈何不爱死,
促促为物役,区区迫世情。但嗟束缚急,未觉章绶荣。奈此两鬓白,顾无一廛耕。所求亦云几,脱粟与藜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