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饶伯余室氏曾夫人二首》

始托得其地,中伤乖所天。
心犹持七戒,教不废三迁。
大本中孚卦,繁文内则篇。
区区彤史笔,未足远其传。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挽饶伯余室氏曾夫人二首》是宋代曾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的饶伯余室氏曾夫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曾夫人,您辞世已久,
离开了这个世间。
您的心存七戒的慎重,
教诲也从未停歇。
您的卓越才华闪耀如卦中的中孚,
您的文章内涵犹如篇章。
然而,仅仅有区区的彤史笔迹,
还远远不足以传扬您的伟业。

第二首:
曾夫人,您已离去,
人世早已沧桑变幻。
您的美德和才情,
永远留在人们心间。
尽管有繁文缛节的束缚,
您的教诲依然传世不灭。
我们应该铭记您的贡献,
并将其延续至三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的饶伯余室氏曾夫人的深深怀念和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曾夫人生前的品德和才华,并对她的教诲和贡献表示敬意。

诗词中提到的"七戒"和"三迁"意味着曾夫人一生中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她的心存警惕,时刻提醒自己遵守七个戒律,保持慎重和谨慎。她的教诲和影响也没有因她的离世而停止,作者表示教诲仍然传承至今。

诗中通过比喻,将曾夫人的才华和文章比作卦中的中孚和篇章,显示了她的卓越才华和深邃的思想。然而,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于曾夫人才华流传不广的遗憾之情,称区区的彤史笔迹还不足以传扬她的伟业,暗示了曾夫人的才华和贡献未能获得应有的广泛认可。

整首诗词通过对曾夫人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作者对她的敬仰和对其影响的珍视。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女性才华的局限和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现实。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对曾夫人的敬意,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才华的局限和对其成就的遗憾。

  • 《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小雨留春春未归,好花虽有恐行稀。劝君披取渔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春阳一以敷,妍丑各自矜。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 《秋移宛丘牡丹植圭窦斋前作二绝不秬秸和》

    共我辞家似旅人,栽培莫怪倍殷勤。明年太昊城中色,来作齐安江上春。

  • 《雨土》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 《六十六》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 《岁日赠拒非》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