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心赏有高踪,更喜夤缘造化中。
语次欲传须柳子,诗宗不愧是江翁。
无言可究称醇德,有眼能看拜不风。
共睹谢庭兰玉秀。
只今攀桂广寒宫。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和惠国博韵》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道德的思考。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生心赏有高踪,更喜夤缘造化中。
我一生心灵欣赏着高尚的品质,更喜欢在自然的创造中寻求缘分和机缘。
语次欲传须柳子,诗宗不愧是江翁。
我要传承语言的智慧,需要柳子的帮助,而作为诗人的传统也不愧是江翁。
无言可究称醇德,有眼能看拜不风。
无需言语就能评价出真正的高尚品德,有洞察力的眼睛能看穿虚伪。
共睹谢庭兰玉秀,只今攀桂广寒宫。
一同欣赏谢庭兰花和玉石的美丽,现在我们攀登着广寒宫的桂树。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艺术和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真实价值的追求。诗人赞美自然的创造力和智慧,强调了诗歌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道德的关注。通过引用谢庭兰花和广寒宫的意象,诗人传递了对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真实价值的崇尚。
竹色隐波流不去,莲香浮坐断还闻。诛茅结宇才方丈,占尽清风与白云。
万法都卢归一法,一法不知何所归。肚饥买个油糍吃,吃了油糍肚不饥。
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
小楼十日听雨卧,春云作团拂帘过。金黄杨柳晓初匀,雪白梨花春半破。东家胡蝶飞无数,西邻燕子归两个。玉关万里尺书稀,春风不似春愁大。
逸德狂情赖补苴,文君端合婿相如。白头曲里殷勤意,不愧先生谏猎书。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徜徉八风生。乐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